经典唤醒文化自信:衡郡首届诗词背诵大赛圆满落幕

2024-01-15

很少有哪个民族,能像我们这样,拥有灿若星汉的经典诗篇;也很少有哪个国度,能像我们这样,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古典诗词。从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”的诗歌缘起,到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的盛唐气象,再到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”的革命情怀,中华古典诗词,在丰富我们的眼界学识的同时,也激发起了我们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。

1月14日晚上8点,衡郡高级中学首届中华古典诗词背诵大赛在食堂四楼大礼堂举行。承载着传承古典文化、重现语文魅力、激活文化基因的一场激动人心的诗词之旅,在众盼热望中徐徐开启。

Part

01

来自高二年级的同学们,轮番上台背诵最爱的篇目,在舞台上尽情抒发对中国诗词的理解与热爱。他们展现自己才华的同时,也让台下的同学们再次接受了博大精深的中华语言文化的精神洗礼,启迪了灵魂,激发了斗志。

比赛中,有的班级配上背景音乐,将诗词唱了出来;有的班级配上主持词,将穿越千年的对话铺展开来;有的班级配上舞蹈,将诗中的至情至性演绎出来;有的班级情感突如山洪暴发,诗词之境浑然如雨下……将寻常的早读搬到大荧幕上,灯光舞美的烘托下,秒变大型实景歌舞演出。那些文字,在他们的音韵里美得不可方物。





获奖班级
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
背诵古诗,便让这些字字句句融为人生的一部分,是将这个世界所有美好悄悄种进心中。失意时记起李白“我辈岂是蓬蒿人”的大气,孤单时听张九龄“天涯共此时”的宽慰,就算潦倒,也有杜工部诗中的佳肴鼓励。生活的平凡,挡不住内心里对诗意远方的向往。而古典诗词的力量,正在于穿越千年而与普通个体的人生和命运发生关联,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惊涛骇浪时给予他们平静的力量。任风起云涌,他自宠辱不惊——这便是诗的力量。






电影《死亡诗社》里有这样一段台词,让我们印象深刻:我们读诗写诗,非为它的灵巧。我们读诗写诗,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.而人类充满了热情。医药,法律,商业,工程,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,并且是维生的必须条件。但是诗,美,浪漫,爱,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。

我们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文本,不是因为它们行将消失、即将毁灭,也不是因为我们忧思古人、恋旧复古,而是因为它们记述着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追求、人文精神和智慧力量,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,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。

语文组组长

罗艳林老师

在今天这个文化多元、选择多样的时代,我们应有视通万里、贯通中西的容纳胸怀,也要激发返本开新、别开生面的时代创新力,但决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根脉。说到底,现代中国人的心灵仍然渴望着古典诗词的雨霖,恰如现代中国的前行,同样需要从传统的文化原乡汲取精神力量。

不为高考时的几分默写题,更不为与人交往时的谈资,只为把这个蕴藏大美的世界铺展在你们眼前。等到多年后的一天,我们亲眼见到那些记忆中的字眼,跟眼前的情与景重叠在一起。


“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”诗词是流动的历史,让古代的精粹流入今天的生活,让古人的哲思照耀今人的征程。未来,让我们怀着自信与从容行稳致远。

一期一会,我们第二届诗词背诵大赛再见!



编辑:蒋佳怡,文案:王雅婷,

审核:龙永祥。


学校地址 :衡阳市衡东县河西

新区奥体中心旁

联系电话 :0734-5126211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0734-5126203


分享
写评论...